苏昌河离开后,孟潆第二日便打道回府,很快回归自己的正常生活,某一天去库房挑东西的时候看见那装满黄金的箱子,她轻轻敲击木箱,心里突然生出一个念头,且越演越烈。</p>
有钱有人的她根本无需考虑,回房之后进书房写了一份计划书,午饭都没顾得上吃,便直接叫来文姨。</p>
“文姨,我想新开一个商会,借孟家的渠道,做些跑商生意。”昌河缺钱缺渠道,恰好她都有,反正那八千两黄金也是她早就许给他的,能以另一种方式给他,孟潆也能从中感受到付出的快乐。</p>
文姨是孟府的管家,也是孟潆母亲最得力的助手,当年跟着孟潆母亲从本家过来管禹州产业,便留在了禹州孟府,看着孟潆出生和长大,虽然平时存在感不高,但一直都像是孟潆的第二个母亲。</p>
而且,她和孟母有一点很像,那就是从不觉得孩子们说什么都是在开玩笑,而是很平等地思考他们提出的话。</p>
仔细翻阅孟潆的计划书后,文姨点头:“可行。”</p>
大小姐既不缺钱也不缺人,计划还算详尽,孟家渠道也已成熟,天时地利人和。</p>
孟家虽然比不上沐家那样的庞然大物,但扶持一个小商会,就是大小姐一句话的事情。</p>
“戴月,去库房取一千两黄金给文姨。”戴月出去,孟潆又笑看文姨:“文姨,这件事就有劳你多费心了。”</p>
“大小姐放心便是。”文姨带着千两黄金离开孟府,当天下午,禹州里就多出一家名为“海棠”的商会。</p>
海棠商会的事情文姨上心,每隔几天会向孟潆禀报一下进度,孟潆翻看账本和商家名录,提笔在所有商家后面添上几个字。</p>
梦萦思琴瑟,明月照长河。</p>